《南傳法句經》第 51-52 偈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 51-52 偈講同一則故事,強調知行合一的重要。有意思的是,領銜登場的主角不但見了國王不起身,還拒絕國王的請託。這位膽敢犯上的傢伙究竟是何方賢聖?話說舍衛城有位名喚察德般尼(Chattapāni)的居士,是佛陀的信徒,已經證得二果。某次他在祇園精舍聽佛陀說法時,波斯匿王(Pasenadi)正巧來訪向佛陀致敬。察德般尼沒有起座,因為他認為若起身,可能會被認為是向國王而不是向佛陀表達敬意。國王視此為侮辱,非常惱火。佛陀自然曉得國王的不快,趕緊向他稱讚察德般尼不但德行高尚、還嫻熟佛法。聽了佛陀的說明,國王不由釋懷,並對察德般尼留下深刻的印象。
之後國王又遇到察德般尼,特別請他教導兩位王妃佛法。察德般尼婉言拒絕,建議國王請佛陀委派一位比丘擔任這份差使。於是佛陀指派阿難尊者定時到王宮,向末利王妃(Mallikā)和瓦瑟芭珂荻雅王妃(Vāsabha-Khattiyā)講授佛法。過了一陣子,佛陀問阿難兩位王妃的學習進展如何。阿難答說,末利王妃認真修習,但瓦瑟芭珂荻雅王妃卻不夠專心。佛陀聽了,說:「只有以誠敬和專注認真學習、並精勤實踐所學的人,才能從佛法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