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雙品 (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南傳法句經》第19 - 20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19偈與第20偈的故事相同,其中深意頗值得玩味。話說有兩位比丘,同樣出身良好家庭,也是莫逆之交。其中一位不但精研經律論三藏,也擅長記誦說法。他教導許多弟子,成為十八群比丘的導師。另一位較年長,專心致志修習內觀,精勤不懈,終於證得阿羅漢果及種種觀智。

  某日,證悟的比丘前往祇園精舍向佛陀頂禮,兩位好友見了面。精通三藏的比丘有眼無珠,不曉得朋友已經蹐身阿羅漢,竟然輕視他,認為這個老比丘對殊勝法只略識之無。因此,他決定出幾道法義問題為難老友。佛陀明察秋毫,知道那位博學比丘的不善意圖,也明白嘲弄證悟的聖者,他必然會嚐到苦果。

  因此,出於慈悲,佛陀特地探視這兩位比丘,阻止博學比丘嘲弄他的朋友。如何阻止呢?佛陀親自提問,考問博學比丘關於禪定與證果的問題,這些都得透過實地禪修才能達到更高的成就,那位光說不練的三藏大師,博學歸博學,可答不出了。實修證得阿羅漢的比丘對答如流,輕鬆回答了所有問題。佛陀當即贊美老實修行悟法的比丘,對那位博學比丘則一句稱讚也沒有。

  常住弟子可納悶了,為何佛陀讚許那位老比丘,而不是他們的博學老師?佛陀觀機開示,博學比丘固然博覽群經,卻未依法修行,就好比一個牧牛人,為著工資照料牛群。實修者則像主人,充分取用牛隻的五種產品(牛奶、奶酪、酥油、牛尿、牛糞)。所以呢,學問淵博的老師只得到弟子的服務,而非聖道的真實利益。反觀那位老比丘,他雖然讀的很少,只會記誦一點兒,但他清楚了悟法的真髓,並勤勉修行,根絕了貪瞋痴。他的心已從一切染著中全然解脫,不再執著於今生或來世,他真實受用聖道的利益。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18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18偈中,才貌兼具的蘇茉娜德薇(Sumanā Devī)翩然登場。Sumanā 是一種大花茉莉,Devī 則有女神或皇后之意,的確是人如其名。講她的故事前,先來認識一下佛陀的兩大在家弟子,也就是布施第一的毗舍佉(Visākhā)和給孤獨(Anāthapiṇḍika)。這兩大功德主定居舍衛城,經常在自宅供養大群的比丘。在毗舍佉家中,負責監督供養事宜的是她的孫女。而給孤獨長者這邊,最初是由他的長女掌管,之後交由次女負責。兩個女兒皆已了悟佛法,出嫁後,住在夫家,因此由最小的女兒蘇茉娜德薇接下供養任務。

  某日,蘇茉娜德薇病得很嚴重,要求見父親一面。給孤獨長者來到女兒床前,蘇茉娜德薇竟然開口稱呼自己的父親「弟弟」,不久便撒手人寰。女兒怎會把爹爹喊成弟弟?莫非臨死前精神錯亂了?給孤獨長者百思不解,內心惴惴不安。於是,他來到佛陀跟前,稟報此事。佛陀解釋說,蘇茉娜德薇在死亡那個當下,神智清楚,沉靜自若。她之所以稱呼給孤獨為弟弟,因為她的修證成就比父親來得高。蘇茉娜德薇已證得二果,而她的父親尚停留在初果。佛陀接著告訴給孤獨,蘇茉娜德薇已經往生兜率天。

  有女如此,給孤獨長者歡喜之餘,大概也有幾分自歎不如吧?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17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17偈又輪到大反派提婆達多(Devadatta)出場。在第九和第十偈中,咱們已見識過佛陀這位堂弟的邪惡手段,現在,他又盤算幹啥壞事?

  話說提婆達多一度與佛陀一起住在憍賞彌(Kosambi)。當時,他眼看佛陀深受眾人恭敬,供養不絕,嫉妒之心油然生起,妄圖取而代之成為僧團的領袖。 一天,佛陀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講經說法時,提婆達多懷著私心走近佛陀,提議由他接管僧團。理由呢?因為佛陀逐漸老邁,該退休了。佛陀沒接受他的建議,反而加以告誡,說他不配承擔如此重責大任。提婆達多狂妄自大,於是佛陀要求僧團默擯之。

  提婆達多忍不下這口氣,悲忿不平,矢言報復,三度試圖殺害佛陀。首先,他僱用弓箭手進行暗殺;不料殺手不但沒下手,反而皈依佛陀,成為佛弟子。一計不成,二計又生。他爬上耆闍窟山(Gijjhakūṭa,意譯「靈鷲頂山」),推下巨石,想砸死佛陀,卻只傷到佛陀的腳趾。提婆達多可氣壞了,繼續施展詭計,利用一頭名喚納拉吉利(Nālāgiri)的大象,灌牠喝醉發狂,攻擊佛陀。孰知那頭醉象狂奔而至時,受到佛陀的慈悲感召,竟然溫馴地跪下。眼見謀殺之計一一失敗,提婆達多決定改弦易轍,著手破壞僧團。他以花言巧語慫恿一些剛出家的比丘隨他離開,前往伽耶西色山(Gayāsisa)另立門戶。但撐沒多久,在舍利弗與目犍連的勸導下,大多數的出走比丘自願回歸僧團,追隨佛陀修行。

  之後,提婆達多病倒在床,這一病,就病了九個月。一天,他要求弟子護送他去祇園精舍,請求佛陀寬恕他過去的惡行。一行人來到祇園內的水池時,提婆達多直喊口渴。於是,抬架者把臥榻放在池邊,逕自去取水。提婆達多從臥榻坐起,雙腳踏在地上。剎那間,他的腳陷入地裡,旋即慘死。由於之前犯下的罪惡,提婆達多沒有機會見到佛陀最後一面。他往生至一個極端悲慘的惡道,飽受痛苦折磨,直到惡業報盡為止。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16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16偈的主角是達彌迦(Dhammika)。Dhammika 這個巴利字意謂「虔敬的」、「如法的」、「正直的」、「正派的」、「公正的」等等與 Dhamma 有關的正面含義。達彌迦不負所名,是一位虔誠篤信的善士。他住在舍衛城,是佛陀的在家弟子,也是許多在家信眾的領袖,不論平日或特殊節慶,總是慷慨布施食物與其他資具。他生養不少孩子,有其父必有其子,同樣樂善好施。

  達彌迦逐漸老邁,重病臥床。彌留之際,他請求僧眾到病床邊誦經。當比丘們念誦《大念處經》(Mahā-Satipaṭṭhāna Sutta)時,達彌迦眼前出現一個殊勝的景象,六輛裝飾華美的馬車分別來自六個天界,爭相邀請他前往各自的世界*。達彌迦惟恐打斷誦經,發出微弱的聲音,請馬車暫等片刻。不料比丘們誤以為達彌迦要他們停止誦經,於是停下離去。

  過了一會兒,達彌迦告訴孩子們六輛馬車正等著他的事兒。當下,他決定搭乘來自兜率天(Tusita-devaloka)的馬車,滿懷著歡喜與信心往生。

  佛陀因此事說此偈,善者不但今生喜樂洋溢,來世亦然。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15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15偈講的是屠夫隼砣(Cunda)的因果報應。一個心狠手辣的殺豬人發生何事?

  話說距離竹林精舍(Veḷuvana)不遠的村子裡,隼砣天天磨刀霍霍向豬崽。他幹這一行好多年了,磨出一副鐵石心腸,屠宰豬隻前,竟然像貓戲耗子般,先要細細折磨一番。隼砣一生沒積過一樁功德,撒手人寰前,他渾身難受、疼痛不堪。連著好幾天,他以雙手和膝蓋著地,像豬一樣匍匐移動尖叫,發出豬的呼嚕哀嚎。身心備受煎熬,到了第七天,一命嗚呼,往生到惡道。

  當時,有些比丘聽見從隼砣屋內傳出的呼嚕慘叫聲,以為他一定正忙著宰殺更多的豬。出家人不免批評兩句,隼砣端的是殘忍邪惡,半點兒慈悲心也沒有。

  佛陀聽到那些比丘的評論,便說:「比丘們!隼砣不是在殺豬,而是他過去所造的惡業找上門了。他死前必須承受極大的痛苦,因此,行為舉止變得非常反常。今天他死期已到,下地獄去了。」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13 - 14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13偈與第14偈講的是同個故事,主角難陀(Nanda)是佛陀姨母大愛道與淨飯王的兒子,也就是佛陀的繼弟。

  話說佛陀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時,他的父親淨飯王(Suddhodana)隔三差五派遣使者請他回迦毗羅衛城(Kapilavatthu)探親。於是,佛陀在一大群阿羅漢的陪同下,踏上歸鄉路。抵達城門的當天,佛陀先向齊聚的三親六戚講了《一切度王子本生經》(Vessantara Jātaka,或譯毘輸安呾囉王子本生經)。第二天,佛陀進城後,朗誦一偈,第一句便是:「奮起吧,切莫放逸!」(Uttiṭṭhe nappamajjeyya)。淨飯王一聽,當下證得初果。走到宮殿時,佛陀另說一偈,開頭是:「勤修正法。」(Dhammaṃ care sucaritaṃ)國王旋即證得二果。

  接受供養之後,佛陀又開始講故事,這會兒講的是《貞德緊那羅本生經》(Canda Kinnara* Jātaka)。為啥提起這段前塵往事呢?原來佛陀和妻子耶輸陀羅有一世曾經是緊那羅,分別叫做貞德(Canda)和貞妲(Candā),兩人相愛至深。一天,他倆在溪邊嬉戲歌舞時,國王恰巧來此打獵,一見貞妲,立刻墜入愛河。二話不說,一箭射死貞德。接著向貞妲表明自己的國王身份,並表達愛慕之情。貞妲當然不從,哀慟悲泣,怨怪天神竟然坐視貞德不幸冤死。帝釋(Sakka)是忉利天之主,這份差使也不是好幹的,只要有善人向他呼救,他的寶座馬上發燙。貞妲這麼一哭喊,帝釋座下奇燙無比,他可坐不住了,立時化身為一個婆羅門,下凡救活貞德。佛陀回到家鄉,淨飯王不斷讚美耶輸陀羅的堅貞。因此,佛陀提起這段前世因緣,表揚耶輸陀羅累劫以來始終不渝的貞潔與真愛。

  第三天,是難陀王子的大喜日子,舉國歡騰慶祝。佛陀來到繼弟的宮室托缽,別有用心把自己的缽交給新郎,然後撒步離開。難陀王子手裡拿著缽,一時傻了眼兒,怎麼辦?總不能捧著缽與新娘子行大禮吧,可又不能隨手丟在一旁,那太不敬了。於是只好趕緊追上佛陀。新娘歌麗安妮(Kalyāni)公主眼睜睜看著難陀匆匆忙忙追著佛陀而去,高聲呼喚王子快快回來。她萬萬沒想到,心上人竟然被佛陀拐至寺院落髮當了比丘!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11 - 12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11偈與第12偈的故事主人翁是佛陀座下的雙賢弟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與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在歸依佛陀之前,舍利弗名喚鄔波帝瑟(Upatissa),目犍連則叫做枸利陀(Kolita)。這對好友住在王舍城,自幼即是知交。某日,兩人看戲的當兒,豁然領悟萬物虛假不真,便決定一起尋求解脫之道。他們先投入苦行者桑杰耶(Sañjaya)的門下,但學完他的教義後,仍然覺得有所不足,不夠圓滿。於是,兩人互相約定,各自雲遊拜師學道,任何一方尋得真正的不死法時,當即告知另一方。兩人就此分手,四處參學訪道。努力多年後,皆無所獲,最後只好重返家鄉。

  一天,鄔波帝瑟走在路上,巧遇阿說示尊者(Assaji,意譯「馬勝」,為佛陀初轉法輪時度化的五比丘之一),從其學到法的精要。當時,阿說示口占一偈,第一句是:「諸法因緣生。」(Ye dhammā hetuppabhavā)意謂,萬事萬物皆有個緣由。鄔波帝瑟在聽他誦偈的當下,就證得須陀洹(初果)。然後,他按照承諾,前往探望枸利陀,告知好友自己已證悟不死之境、並復誦一遍詩偈。枸利陀聽完後,也證得初果。他們想起以前的老師桑杰耶,希望與他分享,於是一起登門拜訪,稟報說:「我們已找到一位指引不死之道的人!佛已經出世了,法已被宣說了,僧團也已成形了。來吧,咱們一起去見佛陀。」但桑杰耶拒絕同行。

  鄔波帝瑟和枸利陀無可奈何,便帶領自己的眾多追隨者,前往竹林精舍謁見佛陀。他們入了僧團,成為比丘。枸利陀是目犍莉(Moggalī)的兒子,改名為目犍連(Moggallāna,意即目犍莉之子);鄔波帝瑟則改稱舍利弗(Sāriputta,意謂舍利之子)。受戒後的第七天,目犍連證得阿羅漢;舍利弗也在第十四天證悟阿羅漢。佛陀便委任他倆為上首弟子,協助弘法教化。

  兩人將前一位老師之事稟告佛陀,說桑杰耶告訴他們,他已經是許多學生的老師,假若投入佛陀座下,不啻把水罐變成飲水杯。另個理由是,世上只有少數人具有智慧,絕大多數是愚昧之輩。桑杰耶的想法是,智者不妨去歸依佛陀,愚人則追隨他。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9 - 10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9偈與第10偈由反派大角提婆達多(Devadatta)領銜主演。按字面意思來看,Deva為天或神(god),Datta 則是dadātito give)的過去分詞;兩字合起來,意謂God-given,因此漢譯亦作「天授」。不過,提婆達多此一音譯名字較廣為人知。提婆達多來頭非常不小,他不但是佛陀的堂兄弟、也是佛陀妻子耶輸陀羅的兄弟。如此親上加親,卻偏偏一再跟佛陀作對,破壞僧團、謀殺佛陀,簡直壞的沒道理可講,最後直接下了地獄。當然,這是有宿世的因果關係。咱們來瞧瞧這回他幹了啥事兒。

  話說某日,佛陀的兩大弟子舍利弗尊者和目犍連尊者一起從舍衛城遊化到王舍城。王舍城百姓特地邀請兩位尊者和其他比丘,供養早餐。當時,有人饋贈一匹非常貴重的布料給供養儀式的主辦者,並交代他們,萬一資金不足,就把那塊布料變賣也罷。若是資金充裕,那麼,就把布料送給他們認為值得受贈的比丘。主辦單位啥也不缺,便決定把布料送給與會的比丘之一。由於兩大弟子只偶爾拜訪王舍城,而提婆達多長住當地,所以他們認為把布料送給提婆達多較為合適。這可是錯把土雞當鳳凰,送錯人啦。

  提婆達多拿到布料後,旋即做了一件袍子穿上身。之後,某位王舍城的比丘前往舍衛城頂禮佛陀,順便稟報此事。佛陀歎氣說,這可不是提婆達多頭一次穿著德行不配的僧袍。接著,說起下面的故事。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7-8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7偈與第8偈同個故事,主角是兩兄弟,名喚大黑(Mahākāla)和小黑(Cūlakāla)。話說兄弟倆原本是做買賣的,某日,四處兜售貨物時,趕巧聽聞佛陀說法。大黑聽後,頓時生起信心,立即削髮做了比丘。兄不離弟、弟不離兄,小黑也跟著披上袈裟,但他卻不是因信而出家。

  大黑格外認真精進,在墳地修不淨觀,觀想肉身的腐敗與無常。終於證得觀智,修成阿羅漢。然則,小黑這會兒在幹嘛?欸,他對精神提升了無興趣,腦中千迴百轉,所想的盡是感官欲樂。

  之後,佛陀與弟子們,包括大小黑兄弟,暫居申恕林(Sisapā)。居停期間,小黑的前妻們(英文用的是複數,不是我造謠)邀請佛陀與弟子至其家中接受供養。小黑逮著機會,獨自先回去準備安排座席等等事宜。大小老婆七嘴八舌,成功地說服丈夫還俗,重拾在家生活。

  隔天,大黑的老婆們如法炮製,邀請佛陀和諸弟子到家供養,希望趁機勸回丈夫。用齋後,她們請求佛陀讓大黑留下做隨喜開示(anumodanā)。於是佛陀便帶著弟子先行離去。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6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6偈講的是僧團內部的不和、以及所產生的惡果。佛陀總盼望大眾和合,無諍為上;但就算是修行人,也難免因知見差異而起爭執。

   話說在憍賞彌(Kosambi),一群比丘因著細故引發口角。其中一派比丘追隨以戒律為主的上師,另一派則以經典為主。這兩派不時彼此攻訐謾罵,甚至連佛陀的勸解也不聽。弟子不聽話,天人師也沒轍。不過,佛陀曉得他們終將省悟自身的過錯,於是獨自離開,前往深林中結夏安居。佛陀孤身一人誰照顧?別擔心,林中的大象和猴子侍候著呢。

  憍賞彌的在家眾獲悉佛陀離開的理由後,可不高興了,拒絕提供那群比丘生活所需。缺衣少食能怎辦?那群比丘終於明白自己的愚蠢,決定和解。然而,在家眾對比丘們的態度依舊不如從前恭敬,除非他們承認佛陀之所以離開,全是他們的錯。在家眾要求他們向佛陀道歉、請求原諒。但佛陀遠在林深不知處,此時正是雨安居的中期,比丘可不行隨意走動。所以呢,這群愛吵架的比丘只好忍饑挨苦熬過雨安居。

  雨安居結束時,阿難尊者偕同多位其他比丘將消息轉告佛陀,懇請他回來,保證大家都已痛改前非。佛陀看看時候到了,便返回舍衛城的祇園精舍。當那群比丘見到佛陀時,立刻向前禮敬,坦承過錯。佛陀接著告誡眾人,世間無常,大家必須停止諍論,別活得好像永遠不會死似的。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5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5偈的背景故事,講的是亙古以來存在於女性之間的鬥爭。導火線是啥呢?諸君想必也猜到了,沒錯,妒恨。這一恨,可沒法一笑抿之,戰火綿延好幾世呢。

  話說有位家主,老婆一直不孕。在印度,這可是一個嚴重到可以休妻的缺憾。那老婆自然很擔心,惟恐遭到丈夫和婆婆的虐待,索性自己挑了一個女孩,安排她和丈夫成婚。小老婆不負所望懷了孕,大老婆卻不高興了,連著兩次在食物裡下藥,害她流產。小老婆也不是省油的燈,第三次懷孕時,刻意瞞著大老婆。不料大老婆還是知道了,又使出下流手段。一而再、再而三,小老婆受不了折騰,最後難產死了。臨終前,這個不幸的女人充滿怨恨,發誓報仇,絕對不放過大老婆和她未來的子孫。從此展開誓不兩立的鬥爭。

  之後,她們倆不斷輪迴,你是母雞,我就生為貓兒;你是母鹿,我就變雌豹;如此纏鬥不已。最後,一個轉生為舍衛城貴族之女,另位則轉生為母夜叉(Kāla Yakkhinī)。(是真的妖怪,不是《水滸傳》裡的孫二娘!)某日,母夜叉找上貴族之女和她的嬰孩,緊追不捨。貴族女士聽說佛陀正在祇園精舍講經說法,於是拚命飛奔過去,把兒子放在佛陀的跟前,請求保護。母夜叉被攔在精舍外頭,氣得跳腳。後來,佛陀把她叫進來,好好開導這兩位宿敵。佛陀苦口婆心,將她們宿世以來不斷仇恨鬥爭、殺害彼此後代的因緣說知就裡,並讓她倆明白,怨恨只會招來更多的怨恨,惟有透過友誼、理解、與善意,才能化解仇恨。兩人聽完佛陀的教誨後,痛省前非,答應和解。

  佛陀接著要求貴族女士把兒子交給母夜叉。做母親的當然擔心孩子的安危,不免遲疑;但基於對佛陀的虔誠信心,她還是遵命將兒子交出。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3-4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3偈與第4偈的主角是帝瑟(Tissa),這是一個相當常見的名字。此偈中的帝瑟來頭不小,他是佛陀的堂兄弟,年紀一把了才出家。釋門中,輩份高低看的不是世俗的歲數,而是戒臘的長短。戒臘指的是出家人受具足戒後的年數,過一個結夏安居則為一臘。換言之,戒臘三年的五十歲比丘遇著年方三十、卻已有十年戒臘的比丘,無論行坐,一樣得恭敬地排在後頭。

  咱們今天要認識的帝瑟可不管這一套,他仗著自己的皇室背景和年紀,倚老賣老不提,每當其他僧人前來拜訪時,老喜歡擺出上座比丘的姿態,樂於接受訪客的服務。然而,他對其他資深比丘卻不恭不敬;不但如此,還常常跟年輕比丘吵架鬥嘴。這、這成何體統?更難看的是,當別人指責他的劣行時,他竟然跑去向佛陀告狀,一哭二鬧三上吊大概沒有啦,但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肯定是常有的事兒。事情原委如何,佛陀清楚得很,殷殷勸告帝瑟改變自身行為,不要對人心懷怨恨,因為只有無怨才能徹底根除怨恨。

  佛陀歎聲氣說,其實帝瑟不是這一世才如此執拗,早在某個前世,他就是這副驢子脾氣。那一世,他名喚德窩勒(Devala),是個苦行者,個性一樣挺拗的。由於某種誤解,他竟然詛咒一位崇高的聖者上師。儘管當時的國王介入調解,苦勸德窩勒向那位上師請求原諒,他依然八風吹不動,硬是不道歉。最後,國王只好動用武力,逼他向上師道歉。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2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二偈的主角是 Maṭṭha KuṇḍaliMaṭṭha 意謂「潔淨」,Kuṇḍali 則是「有耳環的」,兩字合起來直譯為「戴著亮錚錚的耳環」。這、這啥怪名?其中肯定有誤會吧?然而,兩本巴英字典給的解釋都是 having burnished earrings 欸!讀者諸君大可不相信鄙人,但切莫懷疑字典。咱們姑且稱他為「戴錚環」如何?音譯也行啦,可「瑪忒弓得利」會更好聽麼?何況還得打五個字!

  話說戴錚環是個年輕的婆羅門,家境不錯,偏偏父親慳吝無比,施貧濟苦就甭提了,竟連送給獨子的金飾也是自個兒打造,好省下一筆金匠費用。一天,戴錚環得了黃疸病,他那吝嗇的老爹連個醫生也不請,拖著拖著,病入膏肓了。令人髮指的是,戴老爹眼看兒子沒指望了,竟然叫人把他抬到陽台;如此一來,前來探望的客人就瞄不到屋內的財物。(防人如防賊,吝嗇鬼的心思果然不是凡夫可以揣度。)

  那天清晨,佛陀修完悲觀(meditation of compassion),出了禪定,知道可憐的戴錚環躺在陽台上等死。於是,當他帶著弟子進舍衛城托缽時,特意站在戴錚環的家門附近。當時那位年輕病人面對屋內躺著,佛陀身上放出光芒,藉此吸引他的注意。戴錚環轉頭看見佛陀,氣若遊絲的他立刻生起對佛陀的信心,因此感到些許快樂。儘管不多,但也足夠了。臨終前,戴錚環一心歸依佛陀;命終後,往生忉利天。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1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一偈登場的主角是 Cakkhupāla 尊者。Cakkhu 是「眼睛」,Pāla 意謂「護衛者」,兩字合起來直譯即為「護眼」。名為護眼,這位阿羅漢卻是個盲人。眼盲,心可不盲,他精進得很。

  話說某天,護眼尊者來到祇園精舍禮拜佛陀。禮畢,尊者開始例常的禪修,來來回回經行時,無意間踩死了一些蟲子。隔天早上,一群比丘前來拜會,赫然發現地上的蟲屍,心想:出家人怎能殺生?對尊者產生了不好的想法,於是趕緊向佛陀彙報。佛陀總能見人之所未見,便問:「你們是否親眼看見護眼踩死蟲子?」比丘們老實回答:「沒有,世尊。」佛陀接著教誨眾人:「正如你們並未看見護眼殺生,同樣地,他也沒看見那些活著的蟲子。再說,護眼尊者已證得阿羅漢,不會再起殺念;因此,這件惡行不能歸罪於他。」

  護眼尊者好好的,怎麼搞到失明呢?佛陀觀機示教,為眾比丘講述護眼尊者的宿世業報。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