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不放逸品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南傳法句經》第 32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 32 偈的主人翁是堅守原則、少欲知足的尼戈瑪瓦西˙締瑟(Nigamavāsi Tissa)。他在舍衛城(Sāvatthi)附近的一座小鎮土生土長,出家後,過著極為簡樸的生活。乞食化緣時,他便回到親友居住的村落,別人給什麼,他就接受什麼,完全不挑剔。他迴避盛大的儀式和節慶,甚至給孤獨長者(Anāthapiṇḍika)與憍薩羅國(Kosala)波斯匿王(Pasenadi)舉辦的大型布施法會,他也閉門不出。

  如此特立獨行的作風逐漸引起其他比丘議論紛紛。他們指責締瑟持續接近親人,不與他人往來,竟連給孤獨長者和波斯匿王辦的盛大布施法會也不屑出席。這些比丘一狀告向佛陀,於是佛陀就召喚他前來,讓當事者有機會申訴。締瑟承認自己常回故鄉,但純粹只是去乞食,一旦化到足夠的食物,不管可口與否,就立即止步離開。佛陀聽完解釋後,當著其他比丘的面稱讚他的行為,並順機告誡眾人,少欲知足才是符合佛陀與諸聖者的教誨,所有比丘皆應效法締瑟。既然談到這件事兒,佛陀索性講起鸚鵡王的故事。

  話說從前,鸚鵡王和一大群追隨者棲居在恆河畔的無花果林。當無花果實被吃光後,所有的鸚鵡都飛離林子,惟有鸚鵡王獨自留下來,不管剩下來的東西是嫩芽、葉子或樹皮,他都很滿足。

  帝釋獲悉後,想試探鸚鵡王的德行,便運用神通力讓無花果樹全部枯萎。接著,帝釋和皇后化身為鵝,結伴來到無花果林,問鸚鵡王為何不離開老朽枯萎、再也無法結實纍纍的無花果樹?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 31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 31 偈的主角是個比丘,但不知何許人也。憑藉不斷的努力,終於斷了十結,證得最高果位。話說有位比丘從佛陀那兒領得禪修的業處後,便到森林修行。儘管他盡心盡力了,卻始終進展甚微。他因此意氣消沉,深感挫折。於是決定返回衹園精舍,請佛陀進一步指導。就在他回去的路上,竟然碰上烈焰衝天。他急忙奔上一座山頭,從高處觀察火勢。比丘望著野火延燒,豁然頓悟──就像烈火焚毀一切,觀禪的修行同樣能夠燒斷生命中的大小粗細縛結。

  此時,佛陀覺察到這位比丘的意念,便放光出現在他的面前,開示道:「吾兒,你的想法是正確的,繼續努力吧。正如烈火燒盡一切障礙,無論大小,一個以精進為樂、視放逸為殆的比丘也能斷盡一切縛結,無論粗細。」

  這位比丘用心省思佛陀的教誨,正念現前,不久即證得阿羅漢。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 30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 30 偈由神威赫赫的帝釋(Maghavā, 又名Sakka, Indra)擔綱,帝釋憑藉何等本事成為忉利天之主?且聽佛陀細說究竟。一天,離車毗(Licchavi)的摩訶利(Mahāli)王子前來聆聽佛陀講經,當時正講到《帝釋所問經》(Sakkapañha Sutta)。佛陀談起帝釋,眉飛色舞讚不絕口,以致王子認為佛陀一定親身見過帝釋。為了確認這點,他決定打破砂鍋問到底。

  佛陀答道:「摩訶利,我的確認識帝釋,也曉得他之所以成為帝釋的原因。」接著就講起這位三十三天之主的前世今生。話說帝釋在某一前世,名喚瑪葛(Magha),住在瑪迦拉村(Macāla)。年輕的瑪葛和三十二位同伴熱心公益,舖路造舍,利益大眾;不僅如此,他矢志終生奉行七項義務。那七項呢?

    1.孝養父母、2.尊敬長者、3.言語和順、4.不背後誹謗、

    5.慷慨不貪婪、 .說實話、7.不動氣。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29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29偈的故事告訴我們,修行得腳踏實地,不能胡亂忽悠的。話說有兩位比丘從佛陀那兒取得修習的業處後,同至森林中的一座精舍禪修。其中一位比丘心思散漫,老待在火爐邊取暖,整個初夜淨跟年輕的沙彌東拉西扯,大好時光就這麼閒混過去。另一位比丘則誠篤地善盡出家人的職責,初夜經行,中夜休息,後夜則再度禪修。由於他的精進和正念,很短的時間內就證得阿羅漢。

  結夏安居結束後,兩位比丘回去向佛陀頂禮,佛陀詢問他們安居期間的修行情況。怠惰又散漫的比丘懶人先告狀,竟說另一位比丘無所事事,整夜無非躺著歇息睡大覺。佛陀問:「那麼,你呢?」懶比丘答說,初夜時他通常坐在火旁取暖,然後就整夜沒睡。這番胡扯自然瞞騙不了佛陀,就對懶比丘說:「你明明自己偷懶、漫不經心,卻宣稱自己精進不懈、正念現前;另位比丘精進努力、正念現前,你反而把他說得好似又懶又懈怠 。你就像羸弱緩慢的駑馬,相較之下,那位真正的釋子則是強壯敏捷的駿馬。」

  懶比丘是否幡然悔悟?書中未言明。倒是明代的憨山大師曾寫了一闋《費閒歌》,婆心愷切,部分章句與此故事遙相呼應。特錄於下。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 28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 28 偈的故事挺有意思,縱使是大修行者也難抵好奇心發作,疏忽了正經事。話說有一回,大迦葉(Mahā Kassapa)尊者在畢缽離(Pipphali)洞窟修行的時候,運用神通去察看誰正念現前、誰放逸混日,還有誰快要撒手人寰了、誰即將再度出生。

  這時,佛陀從精舍裡透過天眼察見大迦葉的行為,想要勸告他,他只是在浪費時間罷了(註)。於是放光出現在大迦葉的面前,告誡他:「大迦葉!眾生的生死輪迴是無法了知的。它超越你的智慧所能理解的範疇,惟有證悟的諸佛才能夠明白並解釋眾生的生死輪迴。」

 

(註)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人不應該好高騖遠從事無法帶來益處的事情。大迦葉企圖了解的事不能幫助他證悟生命的實相。佛陀不斷勸告弟子切實參透生命的實相,惟有努力解脫生死輪迴,其他的追求皆屬徒勞無果。藉由不放逸,可以證得阿羅漢。一旦成為具有無上證智的佛陀,自然會明白究竟。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 26-27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 26-27 偈,佛陀告誡眾人即使逢年過節也不可放逸。話說有一年,舍衛城正舉行一個盛大的慶典。慶典期間,許多年輕人用泥灰和牛糞塗抹身體,在城內四處遊蕩,大聲喧嘩,實在惹人厭煩。他們也停留在人家的門口,討到錢才肯離開。

  當時舍衛城裡住著很多佛陀的在家信眾,他們曉得那群年輕人會胡搞瞎鬧,忙派人送口信給佛陀,請他待在精舍七天,別進城。信徒把供養食物直接送到精舍,他們自己則窩在家中不出門。第八天,慶典結束後,佛陀和弟子受邀進城說法。信徒們告訴佛陀那些年輕人在慶典期間的幼稚舉止,佛陀評論說,無明之輩的行為舉止自然缺乏尊嚴與高尚。

  佛陀接著勸誡信徒們切不可渾噩混日,也不可沉溺於感官欲樂,而應時時保持正念現前,如此才能夠獲得幸福,證得無上喜樂的涅槃。

  在家信眾全神貫注聆聽佛陀的開示,法喜充滿,對究竟法的信心更加堅定。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25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 25 偈的主角是以笨聞名的周利槃特迦(Cūḷapanthaka,字面意思是「小路」;他的兄長理所當然喚作 Mahāpanthaka「大路」。兄弟倆都是在路邊呱呱墜地,因而得此名。)小路的故事十足勵志,儘管笨的連一句偈語也記不牢,沒事兒,只要堅持不放逸,照樣可以證果。

  話說王舍城某位富商有兩個孫子,名字分別是摩訶槃特迦和周利槃特迦。哥哥摩訶槃特迦經常陪伴外公去聽佛陀講經說法,後來他出家進入僧團,過了一段時間後,證得阿羅漢。弟弟周利槃特迦追隨兄長的腳步,也成了比丘。由於他前世曾嘲弄一位蠢鈍的比丘,所以今生受報愚且魯,甚至背了四個月也記不得一句偈語。摩訶槃特迦看不下去,建議弟弟乾脆還俗也罷。

  一天,名醫耆婆迦(Jīvaka)邀請佛陀和常住比丘到他家接受供養,周利槃特迦不在能夠赴宴的名單中。當他知道自己無緣與會後,非常沮喪,決定還俗。佛陀曉得他的心思,就叫他坐在精舍的前面,面向東方而坐,並給他一塊布,要他一邊搓揉布塊,一邊複誦「除垢」 (Rajoharaa) 這字。囑咐畢,佛陀就在摩訶槃特迦挑選出來的比丘們陪伴下,一起前往耆婆迦的宅第。

  佛陀離開後,周利槃特迦賣力搓揉布塊,嘴巴也不停喃喃念著「除垢」。過沒多久,布變髒了。看著手上的布逐漸由潔淨轉為污垢,就在那當兒,過去世的善業成熟,他豁然頓悟萬物無常的本質。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 24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24偈的主角名喚昆巴勾瑟葛(Kumbha Ghosaka),這小伙子「天乾物燥,小心火燭」那麼一聲喊,竟然驚動國王,最後還成了駙馬爺。話說王舍城有一年發生瘟疫,有位王城司庫、他的妻子和其他家人全病倒了。這對夫婦臨終之際,囑咐年少的兒子昆巴勾瑟葛趕緊離家,等瘟疫平息後再回鄉;同時告訴兒子,他們已把一些金銀財寶埋藏在某個地方。勾瑟葛遵照父母之命,離鄉背井逃難去也。長年獨在異鄉為異客,不免懷念故園,最後,他決意重返家鄉。

  勾瑟葛離家多年,鄉音無改,鬢毛也未衰,不料城裡卻沒人認出他。他來到父母所說的藏寶地點,發現一切原封不動。挖是不挖呢?他細一思量,假如這會兒把財寶挖出來,人們或許啟疑,一個窮小子變得這麼有錢,肯定是幹了什麼不法勾當,可能向國王告發他。如此一來,他的財產會被沒收。考慮一陣後,他決定按寶」不動,先去找工作維持生計。勾瑟葛找到一份報時的活兒,負責在清晨叫醒大家,並在城裡四處巡邏,高聲通知眾人準備食物、取馬車、套牛軛等等日常雜務的時間到了。在沒有時鐘與鬧鐘的年代,這種類似更夫的差事有其必要。

  一天早晨,頻毘娑羅王聽見他的喊聲。這位王舍城的國王擅長聽音辨人,能夠從聲音去判斷人的品性,他當下評說:「這可是大富翁的聲音呀!」此時,一位侍女聽了國王的評論,便派人去調查。回報說,那個年輕人只不過是個傭工而已。儘管如此,接下來的兩天,國王依然堅持他的判斷。侍女又派人去打聽,結果仍然一樣。她直覺其中必有蹊蹺,於是請求國王允許她親自去查探。

  侍女帶著她的女兒裝扮成農民,前往傭工群居的所在,佯稱是出門在外的旅客,請求借宿。她們被安排住在勾瑟葛的家,藉故延長留宿的時日。在這段期間,國王兩次宣告,要在傭工聚居的地區舉行某個慶典儀式,當地所有住戶都必須捐獻。勾瑟葛手頭沒有現錢可捐,迫於無奈,只好去挖出幾枚金幣。當他繳納金幣後,侍女立刻用自己的錢調包,把金幣送去給國王。不久,侍女傳信給國王,請王上派人來把勾瑟葛召去王宮。勾瑟葛勉強跟著國王的人馬前往王宮,而侍女和女兒早已先一步回宮了。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 21-23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 21-23 偈出自同一則故事,藉由一個悲劇,告誡修行者決不可放逸。話說薩瑪瓦娣Sāmāvatī)是烏德納(Udena)國王的王后,有許多服侍她的宮女,其中一位名叫桍湫多羅(Khujjuttarā),她負責每天為王后向花匠蘇曼那(Sumana)買花。一天,她在蘇曼那的家中恰巧聽聞佛陀說法。由於過去累世的修行成就,佛語一入耳,她當即證得須陀洹(初果)。回到王宮後,桍湫多羅毫不藏私,向王后和其他宮女轉述佛陀的教誨,她們因此也對佛法有所領悟。從那天起,桍湫多羅不用再擔負重務,王后視她如師亦母。桍湫多羅聰敏異常,聽聞佛陀的開示後,皆能如實轉述給王后和其他宮女聽。因著她的卓越智慧,她自己最終也精通佛法。

  王后和宮女們很想當面頂禮佛陀,但害怕國王反對,只能躲在宮室城牆之後,透過牆壁的洞孔窺看。每當佛陀經過王宮到其他信徒的家時,她們便以此方式默默向佛陀行注目禮。

  當時,國王還有另一位嬪妃,名喚瑪艮荻雅(Māgandiyā)。她的父親是個婆羅門,曾視佛陀為唯一值得美麗女兒託付終身的人,因此向佛陀提親。佛陀卻加以婉拒,說:「縱使見到魔王波旬的三位女兒──愛欲(Tahā)、瞋欲(Arati)、貪欲(Rāga),那般美貌的女子我也不動心,毫無欲念。畢竟,這一身臭皮囊污穢不堪,有什麼好貪戀呢?」佛陀之所以如此回答,因為他打從一開始就曉得這對婆羅門夫婦當日即可證得阿那含(不還果)。

  這對夫婦聽完佛陀的話後,頓時領悟一切美麗皆是無常,當下證得三果。他們把女兒託付給她的叔叔,雙雙進入僧團修行,最後兩人也都證得阿羅漢。但故事並未就此告終。瑪艮荻雅非常自負,認為佛陀的拒絕之詞是對她個人的侮辱。她滿懷忿恨,誓言要找機會報仇。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