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不振,一向視金銀如
浮雲的吉他老師也感受到這股寒流。
他挺達觀,對政府發放「消費券」
一事議論一番後,突然問道:「你
聽過『風吹鴨蛋殼』這句話?」
風吹鴨蛋殼?咳咳,我當真孤
陋寡聞。
老師呵呵一笑,顯然很高興
「考倒」我。話匣子一開,又從天
寶遺事扯起。原來他讀中學時,有
位國文老師學問挺好,不時講些小
故事,其中一個故事便是這句話的
出處。我本性難改,添油加醋胡寫
於下:
有個秀才非常貧窮,一顆鹹鴨
蛋吃到只賸蛋殼,兀自捨不得扔棄,
以蛋殼殘存的鹹味配粗飯。舔一口
蛋殼,扒幾口飯。一天,秀才乘坐
渡船過江。時近晌午,便取出半片
鹹蛋殼與飯,坐在船頭進餐。不料
一陣強風猛地掠過,竟把蛋殼掃入
江心。秀才怔了一下,隨口占了一
句寬慰自己:「風吹鴨蛋殼,財去
人安樂。」
賣完關子,老師不無感慨道:
「對那位窮秀才來說,半片鹹蛋殼
就是他的『財產』呢!人要知足,
才能常樂。」
「知足常樂」四字,婦孺皆能
朗朗上口;可真正樂在其中的人,
畢竟不多。老師談興一起,接講了
一個笑話。
有個貧窮家庭,孩子多,入息
少。吃飯時,桌上除了糙米飯,就
只擺了一小碟鹹菜。可鹹菜只能看,
不行吃的。同望梅止渴一般,大家
望一眼鹹菜,想像它的味道下飯。
一天,最小的孩子實在忍耐不住了,
情不自禁多望了一眼。他的父親立
刻瞪眼斥罵道:「看這麼多眼,你
不怕鹹死嘛!」
師徒相顧哈哈之餘,不覺生出
僥倖之心。我們再怎的兩袖清風,
好歹吃穿不愁。知足確是化貧為樂
的一帖良方。
回窩後,想起好友不時掛在口
頭的笑話。
有個鄉下老太婆頭一次到京城
觀光。她望著那些富麗堂皇的牆垣
房舍、五顏六色的美麗花卉,一面
從口袋掏出一顆花生米放進嘴裡咀
嚼,一面嘖嘖讚歎︰「皇后真是有
福氣的人哪!」這還用得著她說嘛!
旁邊有人聽見了,想逗逗老太婆,
故意問她:「怎麼個有福氣呢?」
老婆婆說:「你瞧她住的地方
這麼漂亮,口袋裡肯定天天裝滿花
生米,愛那門子吃、就那門子吃。
這不是天大的福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