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法句經》第109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109偈指出敬老尊賢的益處,故事卻要從佛陀如何保護一個命中注定夭折的孩子講起。話說從前有兩位苦行者一起遯居深林,修習苦行多年。之後,其中一位決定放棄隱修生涯,重返紅塵養牛治產,娶妻生子。不久,生了一個兒子,老來得子的高興勁兒就甭提了,當即給孩子取了個好名兒──長壽(Dīghāyu)。一天,夫婦倆帶著兒子前去拜訪昔日的隱修老友,恭敬頂禮。老隱士回禮祝福:「願賢伉儷長命百歲!」怪的是,對孩子卻一語未發。父母深以為異,追問隱士沉默不語的原因。老隱士歎口氣道出原委:「這孩子只剩七天可活。」夫妻一聽,不啻晴天霹靂,急忙懇求老友設法解厄。老隱士答道:「我完全無法可施。這樣罷,你們去找喬達摩(Gotama),那位覺者或許有辦法。」

  夫妻倆立刻告辭,帶長壽兒趕去拜見佛陀。當他們頂禮完畢,佛陀回禮說:「願賢伉儷長命百歲!」同樣對孩子不發一語,因為他也知曉那孩童壽命將盡。夫婦倆苦苦懇請佛陀想方設法給兒子謀一條生路。於是,佛陀指引他們速速回家,在屋子大門前搭蓋一座亭子,亭中放置一把椅子,讓孩子坐在椅上。接著,佛陀派遣幾位比丘坐在亭子內,面對男孩念誦護衛經(Parittās),晝夜不停持續七日。

  到了第七天,佛陀親自出面行至亭子,身邊跟隨著一群天神。那時,準備奪取孩子性命的惡鬼夜叉早已躲在一旁虎視眈眈。隨著天神們的降臨,威力遠遠不及眾神的夜叉只好退避三舍,讓出空間給天神。如此一來,他跟小孩的距離隔得老遠,鞭長莫及啦。佛陀徹夜坐鎮持誦護衛經,確保孩子的安全。夜叉無計可施,眼看時辰已過,只得悻悻然離開。

  陰霾既散,旭日再升。父親把兒子抱離椅子,要他向佛陀頂禮。這回,佛陀終於說出:「願你長命百歲!」眾人接著問,這個幸運孩兒可以活多久?佛陀答說:「他可以活到一百二十歲。」從此,長壽改名為「添壽」(Āyuvaddhana)。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108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108偈延續前兩偈的要旨,這回輪到舍利弗的婆羅門朋友上場。某次,舍利弗問朋友:「你近來是否做了任何功德?」友人答說:「我辦了許多盛大的祭祀,貢獻大量的牲禮,期望下輩子能投生梵天界。」於是,舍利弗苦口婆心勸道:「令師教你的,無非是虛幻的期待,他們根本不曉得往生梵天界的法門。」

  之後,舍利弗引領朋友去拜見佛陀。佛陀向他開示,教導他往生梵天界的佛法,並告訴他:「禮敬真正的聖者,儘管只有須臾片刻,遠勝於祭獻供品一整年,無論牲禮是大或小。」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107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107偈承續前一偈的要旨,但主角換成舍利弗的外甥,出家前,他也是婆羅門。有一回,舍利弗問他:「你近來是否做了任何功德?」外甥答說:「我每個月都貢獻一隻羊當火供祭品,期望下輩子能投生梵天界。」舍利弗語重心長說:「你的老師教你的,無非是虛幻的期待,他們根本不曉得往生梵天界的方法。」

  隨後,舍利弗引領這位年輕的婆羅門外甥去見佛陀。佛陀向他開示,教他可以往生梵天界的佛法,並告訴他:「頂禮真正的聖人,儘管只有須臾片刻,遠勝於火供祭獻一百年。」

 

注:「火供」最早源自婆羅門的吠陀祭祀,當時盛行於伊朗和印度。有些人把火視為神祇之一;有些人則相信透過火供,他們可以討好神祇,因而獲得賜福與庇護。此外,祭獻動物、在聖河沐浴也是普遍的修行儀式。那時,佛陀是唯一指出這些方法全是徒勞無益的宗教導師。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106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106偈揭示往生梵天界(Brahma world)的穩當方法。有一回,舍利弗問他的婆羅門舅舅:「您近來是否做了功德?」舅舅答說:「我每個月都布施給裸形梵志,希望來世能投生到梵天界。」舍利弗搖頭分說:「您的師長根本不明白往生梵天界的法門呀。」說完後,便領著舅舅前往拜見佛陀,請求佛陀說法,指出一條絕對能投生梵天界的路子。

  佛陀對機開示說:「供養一位真正的聖者,儘管只是一湯勺的食物,也遠勝於你供養其他不值得尊崇的人。」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104-105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104偈與105偈的故事談及佛陀對賭博的看法。一天,有位婆羅門向佛陀說:「尊者,我想您只曉得有益的修行,卻不懂得無益的行徑。」佛陀也曾體驗世間百態,豈會不曉世事?當即回應:「我也知曉不但無益、甚且有害的行徑。」隨即列舉六樣會蕩散財富的行為。分別是:一、蒙頭大睡到旭日東升。二、慣常遊手好閒。三、兇惡殘酷。四、酗酒以至於酒醉昏沈。五、在可疑的時辰獨自遊蕩街頭。六、邪淫。

  接著,佛陀問這位婆羅門以何營生。婆羅門答說,他靠擲骰子,也就是賭博,混口飯。佛陀又問:「你擲骰子,贏了?或輸了?」婆羅門倒也老實,說有贏有輸。於是,佛陀苦口婆心勸道:「贏了一場骰子戲,與克服德行汙點比起來,根本是微不足道呀。」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102-103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102偈與103偈的背景故事十分精彩。一位嬌滴滴的富家千金如何變成佛陀座下「速疾神通第一」的比丘尼?情節迭宕,交織著愛恨情仇。女主角天涯拜師,浪蕩江湖,到處踢館求道。嘖!相較於武俠小說,絲毫不遑多讓。

  話說女主兒名喚善賢(Bhaddā, 音譯「跋達」),生於王舍城的富商之家,花容月貌,備受寵愛,不免養成千金小姐的嬌蠻脾氣。由於她個性輕浮、熱情洋溢,父母格外操心,從小便讓她住在七層宅第的最高樓,只有婢女相伴。善賢就這樣過著與世隔絕、不食人間煙火的日子。

  一日,善賢獨倚樓台,忽然聽見一陣雜沓的吵鬧聲,探頭從窗外望下去,原來是官兵押解一位年輕盜賊前往受審。再一細看,見那小夥子長得眉清目秀、英俊非凡,少女一顆春心砰然大跳,當下愛上這廝。可兩人門戶懸殊,一個是天上的明月,一個是地下的爛泥,父母怎捨得讓掌上明珠下嫁不值託付終身的匪徒?善賢不聽規勸,執意非君莫嫁。她不哭不鬧也沒上吊,而是茶飯不思,整日躺臥床上絕食抗爭。爹娘愛女心切,惟恐女兒餓死,被逼得沒法了,只好答應。善賢的父親拿出一大筆金銀賄賂官員,偷天換日用一個無辜的窮漢代替那個叫做噶稜(Kālan)的小賊,希望女兒的愛能夠感化對方改邪歸正。善賢終於如願以償,小倆口開開心心過了一段幸福日子。

  可惜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噶稜的盜心賊魂根深柢固,不愛美人愛財寶。過沒多久,竟然覬覦起善賢的財富。一天,他對妻子說:「我曾跟山神許願,只要我能保住性命,一定登上峰頂祭拜。現在是還願的時候了。」於是要求善賢穿上最美的衣服,戴上所有精致的首飾珠寶,兩人啟程前往一座高山。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101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101偈講一個由假歸真的修行故事,相當有趣。話說有一群商人乘船出海,不幸遇難,除了一個幸運傢伙,其他人全葬身海底。那惟一的倖存者死命抓著一塊木板,在海上漂呀蕩呀,終於漂至岸邊,來到稣巴惹革(Suppāraka)港口。他的衣物早被海浪衝走了,全身赤裸裸,挺難為情,於是找了一片樹皮綁在腰身,然後挑了一個人來人往的地方坐下。路人看這流浪漢怪可憐的,紛紛布施食物。有些心眼靈活的,見他這身苦行裝扮,呀呀!這可不是活脫脫聖人一個嘛!趕緊向前行禮。有些人帶來衣服讓他穿,但他一口拒絕,惟恐自己穿上衫褲後,望之不似聖人,眾人對他就不會那麼恭敬。更甚的是,有些鄉民居然傳說他是阿羅漢,而這漢子竟也信以為真,認為自個兒証悟了。由於他的邪見、以及只披一片樹皮為衣,他被稱為「樹皮外道」(Bāhiya Dārucīriya),名號漸漸傳開。

  這時,大梵天(Mahā Brahma)卻看不下去了。某一前世,他們曾是朋友。大梵天不忍見樹皮外道誤入歧途,基於友情,覺得自己有責任把他拉回正途。深夜,大梵天來到舊友的跟前,語重心長地說:「樹皮呀,你尚未証得阿羅漢,其實你根本不具備阿羅漢的証量。」實話總不免令人難堪,樹皮外道抬眼望著大梵天,應道:「沒錯,我得招認我不是阿羅漢,正如你所說。我知道自己犯了大錯。但話說回來,當今之世,又有誰真是阿羅漢?」大梵天隨即指引,要他前往舍衛城尋求佛陀的幫助。

  樹皮外道自知犯下滔天大過,苦惱不安,一路風塵僕僕趕至舍衛城拜見佛陀。抵達時,佛陀正巧和其他比丘一起進城乞食,於是他恭敬地跟隨其後。覷著機會,連忙縱步向前請求佛陀開示法義。佛陀卻答說,眼下是乞食的時候,還不到講經說法的時機。樹皮外道不死心,再次懇求:「尊者,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誰也不曉得您的性命、或我的性命何時會遭到危險,請您為我開示罷。」佛陀明白樹皮外道的心識尚未做好準備,不足以徹底了悟佛法;他當時的心理狀態也沒法領受,因為他才剛長途跋涉過來,而且內心滿溢著見到佛陀的喜悅,過於興奮。在此情況下,佛陀不想立即說法,而是要樹皮外道先冷靜下來,好讓他能夠適切地吸收佛法。

  然而,樹皮外道執拗得緊,一逕纏著佛陀開示。佛陀無可奈何,只得站在路上向他説法:「外道呀,當你看著一樣東西時,就只對那樣東西保持覺知;當你聽著一個聲音時,就只對那個聲音保持覺知;當你嗅著、嚐著、或摸著某樣東西時,就只對那個香、味、觸保持覺知;當你思維任何事物時,就只對那個心的所緣保持覺知。」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100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100偈的主角是湯巴達提科(Tambadāṭhika),他原本是個小偷,後來金盆洗手,當上國王的御用劊子手,一做就是五十五年,才剛退休。某日,湯巴達提科在家裡特別準備妥米粥,便前往河邊洗澡,盤算回家後再好好祭祭五臟廟。他返家後,正欲享用時,尊者舍利弗恰巧從禪定中出來,站在他的門口乞食。湯巴達提科一見舍利弗,心念一動,思忖:「我一輩子都在處決竊賊,現在,我應該把米粥供養這位長老。」就算是積點兒福德也罷,於是他邀請舍利弗進門,畢恭畢敬獻上食物。

  飯後,舍利弗按照傳統,向施主開示法義。但湯巴達提科腦海一直想著自己以前的劊子手生涯,極為不安,根本定不下心凝神聽講。舍利弗了然於胸,為了幫助湯巴達提科安定心神,便善巧提問,他處決竊賊是出於自身的瞋恨、或純粹是依令執刑?湯巴達提科答說,他是遵照國王的命令行事,自己完全沒有殺人的瞋念或意願。「若是那樣,你何罪之有?」湯巴達提科在舍利弗的殷殷保證下,疑慮盡消,心境轉為平和,於是請長老繼續開示。當他專心聆聽時,心念寂靜,幾近須陀洹(Sotāpatti)的境界,旋即證得隨順智(Anuloma Ñāṇa)。之後,他陪舍利弗走了一段路,再轉身返家。不幸的是,尚未踏進家門,路上竟被一頭(據傳是惡魔所化的)母牛牴撞而死。

  當天晚上,佛陀來到比丘們的聚會時,眾人報告湯巴達提科死亡一事兒,並問世尊,湯巴達提科往生何處?佛陀答說,儘管湯巴達提科生平犯下殺人惡行,但因證悟了法,他往生至兜率天(Tusita devaloka)。比丘們可納悶啦,何以如此一個作惡之人只聽了一次法,竟然就獲得這般莫大好處?佛陀說,訓誨長短無關緊要,只要合於義理,縱使只有一語,正確了知後,也能產生無比利益。接著,誦出此偈。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19 - 20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19偈與第20偈的故事相同,其中深意頗值得玩味。話說有兩位比丘,同樣出身良好家庭,也是莫逆之交。其中一位不但精研經律論三藏,也擅長記誦說法。他教導許多弟子,成為十八群比丘的導師。另一位較年長,專心致志修習內觀,精勤不懈,終於證得阿羅漢果及種種觀智。

  某日,證悟的比丘前往祇園精舍向佛陀頂禮,兩位好友見了面。精通三藏的比丘有眼無珠,不曉得朋友已經蹐身阿羅漢,竟然輕視他,認為這個老比丘對殊勝法只略識之無。因此,他決定出幾道法義問題為難老友。佛陀明察秋毫,知道那位博學比丘的不善意圖,也明白嘲弄證悟的聖者,他必然會嚐到苦果。

  因此,出於慈悲,佛陀特地探視這兩位比丘,阻止博學比丘嘲弄他的朋友。如何阻止呢?佛陀親自提問,考問博學比丘關於禪定與證果的問題,這些都得透過實地禪修才能達到更高的成就,那位光說不練的三藏大師,博學歸博學,可答不出了。實修證得阿羅漢的比丘對答如流,輕鬆回答了所有問題。佛陀當即贊美老實修行悟法的比丘,對那位博學比丘則一句稱讚也沒有。

  常住弟子可納悶了,為何佛陀讚許那位老比丘,而不是他們的博學老師?佛陀觀機開示,博學比丘固然博覽群經,卻未依法修行,就好比一個牧牛人,為著工資照料牛群。實修者則像主人,充分取用牛隻的五種產品(牛奶、奶酪、酥油、牛尿、牛糞)。所以呢,學問淵博的老師只得到弟子的服務,而非聖道的真實利益。反觀那位老比丘,他雖然讀的很少,只會記誦一點兒,但他清楚了悟法的真髓,並勤勉修行,根絕了貪瞋痴。他的心已從一切染著中全然解脫,不再執著於今生或來世,他真實受用聖道的利益。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法句經》第18

 

故事為鄙人摘譯自 K. Sri Dhammananda 長老主編的英文版 The Dhammapada,添枝減葉若干。

 

  《法句經》第18偈中,才貌兼具的蘇茉娜德薇(Sumanā Devī)翩然登場。Sumanā 是一種大花茉莉,Devī 則有女神或皇后之意,的確是人如其名。講她的故事前,先來認識一下佛陀的兩大在家弟子,也就是布施第一的毗舍佉(Visākhā)和給孤獨(Anāthapiṇḍika)。這兩大功德主定居舍衛城,經常在自宅供養大群的比丘。在毗舍佉家中,負責監督供養事宜的是她的孫女。而給孤獨長者這邊,最初是由他的長女掌管,之後交由次女負責。兩個女兒皆已了悟佛法,出嫁後,住在夫家,因此由最小的女兒蘇茉娜德薇接下供養任務。

  某日,蘇茉娜德薇病得很嚴重,要求見父親一面。給孤獨長者來到女兒床前,蘇茉娜德薇竟然開口稱呼自己的父親「弟弟」,不久便撒手人寰。女兒怎會把爹爹喊成弟弟?莫非臨死前精神錯亂了?給孤獨長者百思不解,內心惴惴不安。於是,他來到佛陀跟前,稟報此事。佛陀解釋說,蘇茉娜德薇在死亡那個當下,神智清楚,沉靜自若。她之所以稱呼給孤獨為弟弟,因為她的修證成就比父親來得高。蘇茉娜德薇已證得二果,而她的父親尚停留在初果。佛陀接著告訴給孤獨,蘇茉娜德薇已經往生兜率天。

  有女如此,給孤獨長者歡喜之餘,大概也有幾分自歎不如吧?

 

文章標籤

Gi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